蝴蝶花
Iris japonica Thunb.
多年生草生。根状茎二型,近直立较粗壮的根状茎扁球形,具多数较短的节间,黄褐色,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节间较长,黄白色;须根生于根状茎的节上,分枝多。叶基生,相互套叠排成二列,暗绿色,有光泽,近地面处的叶淡红紫色;叶片剑形,长25-60cm,宽1. 5-3cm,基部鞘状,先端渐尖,无明显的中脉,具多条基出平行脉。花茎直立,上部有4-12个分枝,分枝顶端生1枚具疏花的总状花序;苞片3-5枚,佛焰苞状,阔披针形或卵圆形,长0. 8-1. 5mm,先端圆钝,内有2-4朵花;花淡蓝色或蓝紫色,直径4. 5-5. 5cm;花梗伸出苞片之外,长1. 5-2. 5cm,较硬,宿存;花被筒明显,长1. 1-1. 5cm,花被裂片6,2轮,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2. 5-3cm,宽1. 4-2cm,基部楔形,先端微凹,边缘波状,有细齿裂,中脉上有隆起的黄色鸡冠状附属物,中部有黄色或蓝色斑点,内轮花被裂片稍小,椭圆形或狭倒卵形,长约3cm,宽1. 5-2cm,爪部楔形,先端微凹,边缘有细齿裂,花盛开时向外展开;雄蕊长0. 8-1. 2cm,花药白色;子房纺锤形,长0. 7-1cm,3室;花柱分枝较花被裂片略短,中肋处淡蓝色,先端流苏状。蒴果卵状圆柱形,长2. 5-3cm,宽1. 2-1. 5cm,先端微尖,无喙,6条纵棱明显,成熟时自顶端开裂至中部。种子黑褐色,为不规则的多面体,具很小的假种皮。花期:花期:3-4月;果期:5-6月。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 (张寿洲012785) 。栽培。
分布: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四川、陕西和甘肃。日本和缅甸。栽培或野生。自然生长于林缘、水边等阴湿地。
用途:本种叶丛葱绿、花姿端丽、色彩素雅,适于庭园荫处种植或盆栽;也可做切花。全草药用,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功效,能治疗小儿发烧、肺病咳血、外伤淤血、喉痛、肝炎、肝肿大、肝痛和胃病等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4卷 487页
4705
图 553 蝴蝶花 Iris japonica
4705
图 553 蝴蝶花 Iris japonica
1. 植株、示根、叶、花茎、花序和花;2. 花;3. 外轮花被裂片;4. 内轮花被裂片;5. 雄蕊;6. 花柱;7. 蒴果。(李志民绘)
1. 植株、示根、叶、花茎、花序和花;2. 花;3. 外轮花被裂片;4. 内轮花被裂片;5. 雄蕊;6. 花柱;7. 蒴果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